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简介>>中心简介

中心发展历程和整体概况

广西民族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民族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数占学校总专业数的74%。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起步较早,从1980年第一个文科实验室的建立至今,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分散建设阶段,1980-2002:原广西民族学院根据外语专业教学需要,在1980年建立了学校第一个文科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当时投入10万元人民币从丹麦引进全套进口设备;1984年建立了管理技术(档案管理)实验室,1986年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1989年建立了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满足了当时文科(包括理科)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科实验室,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也开始形成。这个阶段,文科部分专业开始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实验室建设仅用于服务少数课程,属教研室管理。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校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民族高等院校。1993建立了计算机公用实验室。1995年文学院建立了办公自动化实验室。1998年争取到世行贷款项目资金100多万元,建立了社会工作实验室、电子档案管理实验室、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档案立卷实验室、摄影技术实验室等文科类实验室,原有的文科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实验教学得到较快发展。

第二阶段(整合创新和特色初显阶段,2003-2009:2003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学校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发展,将我校建设成“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特色鲜明、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2003年相继建立了编辑出版实验室、影视人类学实验室、民族工艺实验室。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科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逐步走向规范,“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实验教学特色初显。2004年成立了设备实验管理处,强化学校对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统一管理。2007年10月,按照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条件要求,为适应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的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学校将原属于设备实验管理处、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工处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文科类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和深化文科实验教学改革,成立广西民族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实行独立建制,是学校一级管理单位。2009年7月,中心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和提高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以来,中心以建成自治区级示范中心为契机,通过学校、自治区以及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资金的大力投入,中心进入全面建设和提高阶段。学校以“大文科观”为指导,中心进一步整合、优化,锐意实验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新建了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实验室。经整合后的中心由文科公共实验平台、民族学科群实验平台、东盟学科群实验平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训平台四个平台组成,包括36个实验室和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训中心,以满足我校培养高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中心已初步建成教育理念先进、实验设施完善、教学体系科学、队伍结构合理、办学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基地,从原来的以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从专业培养实验教学需要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需要转变,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实验平台转变,从服务学校向服务地区经济建设转变,从一般建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2年中心的“文科综合实验训练中心项目”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该项目建设完成后,文科综合实验训练中心整体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成为服务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面向东盟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开放合作的重要载体。为实现我校到2015年基本建成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特色更加明显的高水平民族大学提供坚实保证。